1984年,蘇中建設承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上海佘山天文臺1.56米天文望遠鏡觀測室工程,這也是公司挺進大都市上海的第一項重點項目。項目建設方給出的要求簡單而明確:確保優質、如期完工!
為了這八個字的目標,征戰上海的蘇中人苦戰18個月,精心組織,克服重重困難,如期為業主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上海佘山天文臺項目經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天文臺、上海市建設主管部門等聯合驗收,被評為上海市優質工程,首獲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段膮R報》《解放時報》和上海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分別作了報道。蘇中人重守諾、鑄精品的口碑也隨著媒體的宣傳報道和業主的口口相傳逐漸為業界推崇。
1986年,隨著國家“七五計劃”的推進,一批重點工程被列入“七五計劃”建設清單,建成后將為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等各方面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這其中,中國科學院的“北京天文臺2.16米天文望遠鏡觀測室工程”赫然在列,這將是一個亞洲地區最大、最先進的天文圓頂觀測室,質量標準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工期要求更加緊張,只有16個月。
看著項目招標書,這么短的時間、制造業都達不到的這么高的要求、這么多建筑業施工中從未遇到過的技術難題……讓當時許多大型國企紛紛“犯了難”。作為國家重點項目,一刻耽擱不得。中國科學院方面想到18個月就優質高速建成的上海佘山天文臺,“英雄不問出處!有建設上海佘山天文臺的成功案例,這個企業值得信賴!”很快,一紙邀請函由中國科學院直接發給江蘇省人民政府,邀請南通七建(蘇中建設前身)進京洽談該項目。經過雙方多輪的對接洽談、方案比選,中科院鄭重地將項目建設的任務交給了蘇中建設。
一場和時間賽跑、和困難博弈,向新技術、新工藝挑戰的“戰役”打響。遠征京畿的蘇中人長途跋涉到了項目所在地——河北省興隆縣海拔980米的連營寨山頂上。當時施工場地只有800平方米,建筑物占去了一多半;上山的路也只是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卻須承載運輸上萬噸的建筑材料。另一側,是懸崖,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可能。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施工,面對的是各種艱難挑戰,蘇中人沒有退縮,心中滿滿都是“高標準建設,按期交付,絕不辜負國家信任”的信念和“為祖國天文臺做貢獻”的責任擔當。施工過程中,山路崎嶇機械上不去就肩挑人扛,沒有現代化的施工機械就“土法上馬”……16個月夜以繼日,項目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施工難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想象不到的困難,提前順利竣工。國務委員宋健、“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中科院院長周光召等多位中科院人士及著名科學家對該工程的完美落成表示祝賀,感謝蘇中幫助實現了“中國天文工作者幾代人的夢想”。工程落成典禮隆重熱烈,鋪天蓋地的報道讓北京天文臺名聲大噪,該工程也于1991年獲得公司歷史上首個魯班獎!靶〗鹑恕比缃窈杖魂惲性谄髽I榮譽室,記錄著那段奮戰“連營寨”的艱辛與榮耀,以及那個關于天文臺的美麗“約定”。
建設北京天文臺,“誠信”的故事彰顯著蘇中人的品格,鑄就了蘇中鐵軍至誠至信、盡善盡美的經營理念。
|